尽管国家队在近期热身赛中取得3胜1平1负的战绩,但右后卫位置暴露出的防守漏洞已经成为球队明显短板,主教练伊万科维奇在连续5场比赛中对同一位置进行人员调整,却始终未能找到理想解决方案,令人费解的是,中超联赛中表现优异的拦截王——浙江队右后卫董宇始终未能获得征召机会,这一决定引发足球界广泛讨论。
伊万科维奇自接任国家队教鞭以来,一直在寻找合适的右后卫人选,从张琳芃到高准翼,再从邓涵文到王振澳,五场比赛使用了四名不同的球员,但效果均不理想。
在最近一场与阿曼队的热身赛中,对手67%的进攻从国家队右路发起,共完成18次成功传中,创造9次射门机会,这些数据清晰表明右路防守存在严重问题,技术分析显示,当前右后卫球员在一对一防守成功率、位置感和进攻支援方面均未达到国际比赛要求。
“这个问题确实存在,”前国脚徐亮在解说比赛中指出,“现代足球对边后卫要求极高,既要有稳固的防守能力,又要能积极参与进攻,我们现在的球员要么攻强守弱,要么守强攻弱,难以找到平衡点。”
在中超联赛中,浙江队右后卫董宇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,本赛季至今,董宇以87次拦截位列所有中超球员之首,场均贡献4.3次抢断、2.8次解围和3.1次关键传球,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的传中成功率高达37%,在防守稳健的同时还能提供有效的进攻支援。
这位29岁的边路防守专家却始终未能获得国家队的召唤,足球数据分析专家李伟表示:“从纯足球角度很难理解这个决定,董宇不仅防守数据出色,而且比赛阅读能力和经验都很丰富,他应该至少获得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。”
伊万科维奇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右后卫人选问题时表示:“我们考察了许多球员,选择是基于战术体系和整体配合的需要,每个球员都有特点,我们需要找到最适合球队体系的组合。”
这种解释未能平息外界的质疑,有媒体披露,教练组更青睐年轻球员,希望为未来做准备,但球队当前需要的是即战力而非长期投资。
著名评论员韩乔生在其专栏中写道:“国家队的选人应该唯状态论,而不是被年龄、名气或其他非竞技因素所影响,如果在联赛中表现最好的球员不能入选国家队,那么选人标准就需要重新审视。”
这不是国家队第一次在关键位置上陷入选人困境,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中,左后卫位置的人员波动最终导致关键比赛失利的教训历历在目,足球历史表明,大赛中防守稳定性往往决定球队命运,而边后卫位置的薄弱可能成为致命弱点。
随着世界杯预选赛关键阶段的临近,国家队的每一个位置都需要最优配置,右后卫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,很可能成为对手重点打击的目标。
足球专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:一是继续给现有球员机会,希望通过比赛积累和经验提升来改善表现;二是考虑转换球员位置,如让中卫或中场球员客串这一位置;三是大胆启用联赛中表现优异但未被重用的球员。
无论采取哪种方案,时间已经不多了,国家队需要在有限的热身赛中尽快确定最佳阵容,形成稳定的防守体系,伊万科维奇和他的教练团队面临重大抉择:是坚持自己的选人理念,还是根据外界意见调整策略?
右后卫问题不仅是一个位置的人员选择,更反映了国家队选人用人机制的深层次问题,如何建立更加公平、透明和基于竞技状态的选人标准,将是足协和教练组需要共同思考的课题。
国家队下一场热身赛将对阵叙利亚队,这将是检验右后卫防守能力的又一次考验,所有关注中国足球的人们都在期待,伊万科维奇能否找到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,或者继续陷入换人无效的循环中。